通过利用黄河资源,建设一个类似贝加尔湖的水体,可以在丰水年进行储水,而在干旱年份进行补水,以此来应对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。那么,这一构想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什么呢?它的可行性又如何呢?
中国版贝加尔湖
首先,我们来探讨黄河在这项工程中的重要作用。作为北方最大的河流,黄河受季风气候的影响,汛期时常出现洪涝,而在非汛期则面临缺水的困境。例如,在黄河流经的华北地区,地下水资源的亏空已经超过1000亿立方米。为了应对洪水、灌溉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,我国在黄河的主干道及支流上修建了10座水库,并实施了南水北调等工程,然而仍然无法满足巨大的用水需求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2年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为550.52亿立方米,而流入海洋的水量却高达260.9亿立方米,几乎有一半的水资源被浪费在海洋中,这让许多人感到惋惜。因此,有人提议将这些水资源截留,创建一个中国版的贝加尔湖,具体的计划是截流黄河上游的水源,并将汉江、淮河的洪水引导至黄河进行储存。
根据资料,预计到2024年7月,淮河的最大蓄洪量大约为13.29亿立方米;而汉江的蓄洪水量则达到了29.42亿立方米。同时,黄河上游的最后一个大峡谷——黑山峡,全长约70公里,年均径流量约为336亿立方米,最大径流量为529亿立方米。
若将这些水资源进行储存,预计能够积累接近600亿立方米的水量。到八月份,七大江河流域将全面进入主汛期,汉江和淮河的洪水量只会增多,水资源的总量将相当可观。
此外,该项目只需确保平均径流量达到丰水年标准即可。在干旱年份,水资源不会显著减少,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汉江和淮河的洪灾,同时解决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。每年还将向下游输送数百立方米的水,以缓解下游的用水不足。在枯水年时,还会增加额外的下泄水量,以保障中下游河流的生态基本流量。
关于水源储存的地点,早已进行了详细规划,选定在黄河上游的银额盆地,这里是我国十大盆地之一。即使黄河水流入此盆地不被蒸发,也需数百年才能达到满溢,储存数千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完全可行。
整个项目预计需要投入1500至2000亿元,按照每吨水收费在0.5至1元之间,每年向缺水的阿拉善、甘肃等地区调水250至500亿吨,预计在大约10年内可以回本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项目的可行性相当高,潜力巨大,那么它真的能够实现吗?
构想真的能实现吗
在怂叔看来,这是不可能的,这并不是技术或资金上的问题,而是因为该工程的两个关键地点,银额盆地和黑山峡,无法进行实施。
首先介绍一下银额盆地,位于该盆地中央的巴丹吉林沙漠是全球第三大流动沙漠。此外,这里也是国内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,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。许多地质区域尚未得到深入研究,仅在2016年设置的参数井就能实现每日原油产量51。67立方米(大约相当于325桶),以及7290立方米的天然气,可以想象其中蕴藏着多少油气资源。
接下来谈谈黑山峡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2024年重点前期工作项目中,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列为重要项目,总投资达到915亿元。该工程旨在调节黄河的水沙、防止洪水和冰凌现象,并且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水量调节和供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,这使得将水资源专门储存供给华北平原的可能性更加渺茫。
#深度好文计划#